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园地 > 正文

记9728太阳集团建筑工程系优秀实习生——2019级水电1班刘益瑞同学

【来源:建筑工程系新闻中心 | 发布日期:2022-05-09 】

奋斗在青海“玛尔挡”的蓝天下

苏轼说:“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在知识与技术层面,他们都是踩在前人的肩膀上,借助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积累,拓展新的领域、实现新的跨越。但在个人职业规划、专业发展与生命成长的旅途中,他们更多地是站在自他发展的起点上,迎着前人智慧与思想的光芒,不断地接受全新的考验,努力完成全新的蝶变。在玛尔挡水电站建设工地近两个月的实习经历,让他对大学生“担当时代责任”命题有了更多的感悟;面对未来的发展,他必将积极承担起当代大学生的时代责任和使命担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要求。每个人的成功都不可能是随随便便的,在他人生经历中,他更深刻地理解了:“知识在于积累,天才于勤奋”的道理。

一、选择:满怀憧憬

2021年3月30日,他参加了水电三局的招聘会。毕业前最后的躁动季节,大学校园里隐隐飘散着难以言说的焦虑气氛。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国内企业经受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新形势下,该如何正确选择就业单位,实实在在地考验着每一个应届毕业生的预期和判断。

一场一场地参加招聘会,一个一个地进行企业选择和岗位对比,最终,他确定了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这是一家大型国有骨干企业,集建筑科研、勘测设计、工程承包为一体,业务范围遍布全国各地,同时也是西部水电开发的生力军,玛尔挡水电站是公司承揽的重要建设工程之一,目前正需要补充工程类优秀毕业生。

顺利签订上岗协议,他心里非常兴奋。两年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学习和锻炼,让他有了扎实的专业技术基础,有机会参与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过程,为水电建设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这是他的骄傲和自豪。让他形成了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并培养了他强大的抗压能力,满满的憧憬之中,人生美好的大幕正在徐徐拉开。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了解个掌握的知识,力争通过不断努力,让公司更大更强。也让他获得了丰富的工作经历。

二、锻炼:迎难而上

7月25日,他终于来到位于青海省玛沁县境内由中国水电三局第一分公司承建的玛尔挡水电站建设工地上。综合考虑自身条件从而积极做好充足的准备,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能够在其中磨练,提升自他的过程。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话说得非常实在。坐火车到达西宁后,又坐了7个小时的客车,终于来到玛尔挡水电站建设工地。实践职业规划的美丽幻想,再加上面前飞速掠过的高原风景,原本让他兴致勃勃,甚至颇有些心花怒放,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半路上竟然毫无征兆地出现了高原反应,头疼,恶心,浑身不舒服。这么一折腾,他的心情一点一点地滑落,失落感、恐惧感开始像小鹿一样猛烈地撞击着他的心扉。

水电站位于黄河上游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海拔3300米,是目前中国在建的海拔最高的水电站。这里气压低,煮面条都必须用高压锅,否则,根本煮不熟,空气中含氧量只有内地的70%,很多人刚到这里,都会感觉胸闷、呼吸困难,出现高原反应也是在所难免。但走进工地打听一下,没有一个建筑工人和工程管理人员因为高原反应而退却。尤其是在施工的山洞里,含氧量更低,且粉尘浓、噪音大,但工人们却从不缺精神,每一个人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他们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勤奋工作,从不区分什么是工作时间,什么是休息时间,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出力,流汗,毫不畏惧。

这是检验个人意志和毅力的时候,坚持下去,就能赢得胜利,半路退却,只能让人耻笑。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战胜自己的勇气。“坚持,勇往直前,永不退却,一定要让周围的人刮目相看才行!”他心里告诫自己,也在暗暗为自己打气。在工作中,他会严格按照公司规程办事儿,扎实做好执行前的基础工作,不断提高执行质量,他通过不断的自他反思,不断总结工作中得得失,提炼工作经验,将经验教训融入到工作生活,在从个性到共性的发展中提升自他,从而逐步成熟起来。因为他知道,不学习就无法跟上步伐,不学习就会落伍,不学习就无法实现自己人生的梦想。

在工区,每天都是天不亮就上班,差不多天黑了才下班。整天跟钢筋、水泥、石子、搅拌机、振荡器打交道,工作服沾满泥水,白手套瞬间成为黑手套。虽然学的是这个,也曾经有过在建筑工地见习、实习的经历,但天天在工地上摸爬滚打,对一个刚从校门走出来的大学生来说,也的确是不小的考验。他咬牙坚持着,不让“脏”玷污心灵,不让“累”压弯脊梁。他能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正确的工作方向,自觉做到忠于公司,忠于领导,忠于自己。

面对高原反应,他一直忍耐着,硬挺着。呼吸难,停下来静一静;有头痛,悄悄含一片药;流鼻血,偷偷自己擦掉。时间长了,高原反应在慢慢变轻,直至完全适应下来。迎难而上,勇于锻炼,他胜利了。他知道,他战胜的是自己,他真正站在自己的肩膀上了。

三、成长:信心百倍

一个多月的工地生活,脸上黑了,身体瘦了,但脚步轻盈了,动作利索了。他收获了许多,也成熟了许多。领导考察一番,将他从工地调进工程部。

在工程部技术岗位,工作相对轻松一些,但职责更详细、责任更重要。他负责的工程技术工作,要求从业者必须熟悉和领会标书文件,能够严格落实工程技术规范,严格把关工程技术质量。他白天在工地上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彻底消除各种隐患,详细跟分包施工队伍进行技术交底,努力做好工程进度把控和安全管控;晚上回到办公室,反思总结一天的工作,温习和巩固专业知识,整理实习笔记,撰写心得体会,生活过得更充实、更丰满。

从技术资料上,他知道了玛尔挡水电站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地位。这座水电站是国家和青海省“十四五”重点能源项目,是西电东送骨干电源点,是青海省生态能源基地,也是黄河流域第二大水电站。电站装机容量220万千瓦,总库容16.22亿立方米,调节库容7.06亿立方米,具有季调节性能。工程于2011年开始前期工程建设,2024年建成后,年平均发电量将达到73.04亿千瓦时。到那时,这里将为国家电网输送源源不断的电力。

最为关键的是,玛尔挡水电站在提供大量清洁能源的同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耗约256万吨,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816万吨。这无疑将为2030年“碳达峰”目标、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力量。助力国家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玛尔挡水电站一定能发挥独特的作用。

近两个月的顶岗实习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让他有了更加清晰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这不仅需要充足的准备,也需要有孤身在他乡的勇气。作为西部大开发生力军的电建人,注定一辈子都要逆水而行,长期与荒凉为伴,与困难为伍,与危险同行。但只要敢于战胜自己,就可以蔑视一切艰难险阻,让高山峡谷里崛起一座座蓄水大坝,为大江大河的梯级开发贡献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希望他能够掌握更多丰富,先进的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与思维,为祖国的建设提供自己的力量,担起时代给予的使命与责任。

工作上,拥有不怕困难的精神与坚定的责任信念;学习上,拥有不断学习的动力与深入实践学习的意识;生活上,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于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的思想境界。他期望立足本职专业,积累知识,练就技能,拓展视野,开阔胸怀,迈开大步,紧跟时代,坚定信念不落伍,奉献自己为人民,心中充满期待,只有真心实意的回报,才能充分表达他们心底的意愿,他将用今天的实际行动去搏得明天的掌声与鲜花。

青年如有梦,未来尤可期,他们必须坚定信念,鼓足勇气,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持之以恒努力向上攀登,尽快实现心中的那份职业理想,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