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有什么作用?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一般由国家教育部或各省、市、自治区就业主管部门统一制表。作为学校列入派遣计划依据的《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由学校发给,毕业生签字,用人单位盖章,毕业生本人保存一份作为办理报到、接转行政和户口关系的依据。
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与劳动合同的区别和联系
1、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是毕业生在校时,由学校参与见证的,与用人单位协商签订的,是编制毕业生就业计划方案和毕业生派遣的依据,劳动合同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明确劳动关系中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学校不是劳动合同的主体,也不是劳动合同的见证方,劳动合同是上岗毕业生从事何种岗位、享受何种待遇等权利和义务的依据。
2、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内容主要是毕业生如实介绍自身情况,并表示愿意到用人单位就业,用人单位表示愿意接收毕业生,学校同意推荐毕业生并列入就业计划进行派遣。劳动合同的内容涉及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工作内容、劳动纪律等方方面面,更为具体,劳动权利义务更为明确。
3、一般来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签订在前,劳动合同订立在后,如果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就工资待遇、住房等有事先约定,亦可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备注条款中予以注明,日后订立劳动合同对此内容应予认可。
4、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关于将来就业意向的初步约定,对于双方的基本条件以及即将签订劳动合同的部分基本内容大体认可,并经用人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和高校就业部门同意和见证,一经毕业生、用人单位、高校 用人单位主管部门签字盖章,即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应,是编制毕业生就业计划和将来可能发生违约情况时的判断依据。
三、了解教育部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管理办法
1、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一致意见上后,均须签订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
2、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由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制定,学校招生就业工作处统一翻印,各学院集体到招生就业工作处领取,或者由毕业生持本人学生证到招生就业工作处领取。我系由各班统一到系实习就业指导教研室领取,每位毕业生只有一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每套一式三份。
3、任何单位或个人均不得复印、复制、翻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在签订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书时,如果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因破损等情况而不能使用时,可持原件到招生就业工作处申请更换;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不得挪用、转借、涂改,否则视为无效。
4、毕业生在协议书上签署个人意见之后,用人单位或学校两方之中只要有一方在协议书上签字,毕业生即不得单方面终止协议的签订工作。毕业生违约时,必须办理完毕与原签约单位的解约手续,然后将原协议书交还招生就工作处,并换取新的协议书。
5、毕业生如果不慎将协议书遗失,学校原则上不再补发。若因特殊情况需要补发时,毕业生必须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由所在系部领导签署意见,经系实习就业指导教研室调查并研究之后酌情处理。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时,系实习就业指导教研室方予受理:
(2)系实习就业指导教研室收到毕业生的申请书两个星期以上;
(3)原则上毕业生须交纳相当于违约金数额的费用,我系暂不收取;
(4)必须登报声明协议书遗失,并在来校办理时携带挂失协议书的当天报纸。
1.毕业生认真如实填写基本情况及应聘意见,并签名;
3.用人单位一定将组织机构代码及档案详细转递地址填好,并在单位签章处盖章;
4.毕业生应认真阅读确认用人单位所增加的协议条款;
7.省人才市场盖章。(需办理人事档案托管的毕业生)
按程序最后到学校签章,由学校作最后把关,更有利于维护毕业生合法利益。有些毕业生图方便,要求学校先签章,再交用人单位,容易写上有损毕业生权益的条款,产生不利后果。学校把关,意义还在于确认签约手续是否完备,否则由于手续不齐等原因,导致报方案时通不过,或派走后到用人单位无法报到,会加大毕业生心理负担。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一经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签署即具有法律效力,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解除,否则违约方应向权利受损方支付协议条款所规定的违约金,从实际情况来看,就业违约多为毕业生违约。
毕业生违约,除本人应承担违约责任、支付违约金外,往往还会造成其他不良的后果,主要表现在:
(1)用人单位花人力、物力、财力,参加人才交流会等,做了大量工作,录用人员的后期工作已考虑、安排,一旦违约,一切工作付之东流,全得另起炉灶,造成工作被动。
(2)用人单位往往将毕业生违约当成是学校管理不严,影响学校和用人单位长期合作关系,由于对学校怀疑,以后可能不会再到学校挑选毕业生。现在人才市场竞争激烈,没有人才需求,也就没有毕业生的就业。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成培增加,学校作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签字方之一不能因为个别毕业生的主观想法影响到下一年乃至今后就业工作的整体利益和声誉。
(3)对其他毕业生有影响。一个单位,你不去,别人可以去,用人单位不录用你,完全可录用别人,录用你,就不能录用其他毕业生,日后违约,当初想去的毕业生也不一定能补缺,造成信息浪费。高校大学生应是讲诚信、讲法制的践行者, 因此学校再次强调毕业生在签约过程中要做到慎重选择,认真履约。
"违约"特指"三方签约",学校强调毕业生要讲诚信、讲法治、认真履约。但毕业生一旦违约必须承担违约责任,在征得用人单位同意并交纳违约金后才可重新签约。毕业生违约时,必须办理完毕与原签约单位的解约手续(有原签约单位的书面退函,交纳完毕违约金),然后将原协议书上交系实习就业指导教研室,并换取新的协议书 。
就业协议书主要两个作用,一是规范公司和学生的行为。二是户口、转档用。而实际上第二个作用才是主要的作用。如果单位不能解决户口,原则就没有权利签就业协议书;与没有用人自主权的企业签订协议书后,可到省人才市场办理人事档案托管(后续另讲);与国有企业签订协议书后,就业报到证派往单位即是签约单位,毕业生人事档案直接到用人单位人事部门办理。